朱家伟强调,市政府党组成员要学深学透、笃信笃行,坚定稳固理想信念的压舱石,把坚定理想信念体现在政治忠诚上,始终做到忠诚核心、信赖核心、维护核心。

将党建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探索党建+模式,使市幼儿园成功实现了6个创新突破:创建省一级一等幼儿园、创建全省首个交通安全体验区、创建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示范校、创建国培项目基地、创建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创建童话特色园,将党建十个一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每日生活,开展全园同唱一首歌、同画一幅画、同颂一首诗、开展一次主题活动、上一堂故事党课、讲一个英雄故事、开展一次演讲比赛,创一条文化长廊、一个游戏区域、一个劳动区域。先后被评为省、市级规范化示范党支部全国文明单位等,成功晋升云南省一级一等示范园,领跑我市幼儿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

山东淄博新增5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完善了党支部议事规则,将职称评审、选优评优等纳入三重一大议事内容,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全面实施智慧党建,做到云岭先锋、学习强国APP达标率、合格率达100%,不折不扣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围绕乌蒙红烛·育人先锋主题,党支部在抓好常规党务工作的同时,一以贯之注重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设立42个党员示范岗、24个团员责任区,设岗定责,不断擦亮党员的党徽底色,永葆党的先进本色。昭通市幼儿园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有党员50人。昭通市幼儿园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阳光课程,健全和完善阳光小农场、阳光运动场、阳光步行街、阳光书屋为内容的阳光党建·童心教育课程体系。学穿衣吃饭、学友爱谦让、学坚强勇敢、学阅读思考。

3个年级分别开展了以阳光·生长为课程主题构架的一课程活动,通过吃在昭通玩在昭通英雄名人在昭通3个主题园本课程,萌发孩子从小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阳光课程 激发团队活力孩子们感受幼儿园课程的温度,在红色英雄故事中,领略小小少年的豪情壮志,红星闪闪,童心向党,长志气。(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申正勇文/图)。

六是以党建为引领,发挥闵行干部人才作用。一是坚持统筹谋划,凝心聚力精准帮扶。昭通市党政代表团在闵行区考察学习期间,考察了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城市规划、产城融合项目、旧城改造、文旅开发、农产品营销、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闵行和昭通要紧紧围绕巩固、拓展和衔接这条主线,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把脱贫基础打得更加扎实、更加牢固,推动对口帮扶工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拓展,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活力,全面完成新阶段东西部协作工作任务,为昭通市乡村振兴打下更坚实基础。

三是推进经验共享,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今年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上海市委市政府、云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下,闵行和昭通结为东西部协作关系,成为了血脉相通的亲戚。

山东淄博新增5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协作,优势互补、共谋发展。陈宇剑强调,做好东西部协作工作,贵在勠力同心,重在精准施策,成在久久为功。11月1日,昭通市党政代表团到上海市闵行区考察学习和对接东西部协作事宜,召开了闵行区·昭通市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本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涵盖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能为我市建立科学高效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供助力支撑,能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贡献。2020年为前期准备和试点阶段,2021—2022年是全面调查、评估与区划阶段。尊敬的社会各界人士、各有关单位:人类社会始终与自然灾害同生共存,为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掌握自然灾害风险规律,构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技术支撑,党中央、国务院定于2020—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9月至12月底全市将全面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您作为昭通的一份子,既是普查的主体,又是普查对象,既是参与者、贡献者,更是受益者、应用者,希望您全力支持普查、积极参与普查、主动配合普查,我们真诚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利国利民,让我们携手共进,通力协作,全面摸清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抗灾能力,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积极贡献。昭通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21年11月1日来源:昭通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山东淄博新增5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您生活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气象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致灾因子,与您息息相关的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等单体信息和区域性特征,危化、矿山等重点企业抵御灾害能力,各级各类组织机构和家庭的综合减灾能力,都是我们普查的对象,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各有关单位的广泛参与。我市是全省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州(市)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

衷心祝愿您身体安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摸清灾害国情,造福社会大众的重要手段,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本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涵盖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2020年为前期准备和试点阶段,2021—2022年是全面调查、评估与区划阶段。昭通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21年11月1日来源:昭通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衷心祝愿您身体安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尊敬的社会各界人士、各有关单位:人类社会始终与自然灾害同生共存,为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掌握自然灾害风险规律,构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技术支撑,党中央、国务院定于2020—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能为我市建立科学高效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供助力支撑,能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9月至12月底全市将全面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您作为昭通的一份子,既是普查的主体,又是普查对象,既是参与者、贡献者,更是受益者、应用者,希望您全力支持普查、积极参与普查、主动配合普查,我们真诚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您生活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气象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致灾因子,与您息息相关的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等单体信息和区域性特征,危化、矿山等重点企业抵御灾害能力,各级各类组织机构和家庭的综合减灾能力,都是我们普查的对象,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各有关单位的广泛参与。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摸清灾害国情,造福社会大众的重要手段,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我市是全省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州(市)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利国利民,让我们携手共进,通力协作,全面摸清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抗灾能力,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积极贡献会议指出,要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需求,培养应用型新农科和生物学科专业人才,为地方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和教育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会后,与会专家参观了昭通学院实验室、综合陈列馆,考察了实践教学基地,并深入彝良县小草坝镇考察天麻种植情况,对昭通学院实验室规范建设、特色人才培养、联合实践基地建设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昭通学院院长陈红致辞,并详细介绍了昭通学院三步走发展战略和打造四张特色牌的办学特色。

此次会议由云南省植物生产类和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昭通学院承办,来自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的30余名专家参加会议,总结经验、谋划未来发展。云南省高等学校植物生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吴伯志、云南省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肖蘅出席会议。

植物生产类和生物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别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各参会委员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和深入研讨,并就当前云南植物生产类和生物科学类的专业建设、学科发展、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讨,达成了初步共识和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为推进植物生产类和生物科学类专业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内涵发展指明了方向。10月29日,云南省高等学校植物生产类和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21年工作会议在昭通学院召开,会议总结了2021年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情况,研究讨论了2022年工作计划,共同谋划学科专业建设。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明贵。云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红河学院和昭通学院等高校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会上,《微生物学》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院长刘雅婷教授作了题为《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国家一流线下金课〈微生物学〉(双语)课程为例》的专题报告希望通过签订创建联盟公约,进一步带动3县乃至更多的地方广泛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持续把革命老区的红色血脉延续好,持续把昭通红色的革命故事、乡村振兴的发展故事讲好,持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传到乌蒙大地的每一个角落。10月28日,镇雄、彝良、威信3县共同签订《镇雄县、彝良县、威信县3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公约》,结成创建联盟。会上,镇雄、彝良、威信3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人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做法、经验进行了交流发言。

来源:云南网记者 毕芃。联盟成立后,3县将进一步团结协作,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水平,推动3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更加深入推进。

镇雄、彝良、威信3县自古以来山水相连、文脉相承、感情相依、民俗相通、经济相融,积淀着厚重的红色革命文化,孕育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其中,威信县委统战部负责人表示,威信将借此契机,进一步促进3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交流合作和互帮互助,履行好维护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政治责任,推动创建联盟公约各项约定工作落到实处,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共同迈上新台阶。

下一步,要突出红色基因深化创建,要聚焦共同进步深化创建,要强化宣传教育深化创建,要完善联盟机制深化创建,积极探索跨区域联创联建的新路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旨在突破行政区域界线,整合创建资源、建立协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三县互帮互学、团结协作、资源共享、相互提高,借助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这个平台,共同讲好革命老区红色故事,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